6up重要提醒!关于冷冻食品…
发布日期:2020-11-29 08:25
据泗水县卫生健康局,11月14日,山东泗水县在对进口冷链食品检测中,发现一份
当地对冷库及关联门店立即实施全封闭管控,涉及货物及车辆全部封存,对目前排查出的所有密切接触者全部集中隔离,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济南市卫健委消息,11月13日下午5时,济南市疾控中心在盖世物流园区冷库贮存的进口冷冻食品及包装标本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11月12日,山东济宁梁山县在对进口冷链食品检测中,发现1份外地销往梁山县的进口冷冻牛肉制品外包装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11月15日消息,11月14日晚上10时,西安市指挥部接到市疾控中心报告,阎良区对本辖区进口冷冻食品开展常规检查时,在新兴街道邰家村金东组王某利家冷库和邰家组李某平家冷库中检出可疑样本,市疾控中心复检弱阳性。
市疾控中心连夜赶赴现场,采集样本,15日7时,检测出1份阿根廷进口冷冻猪肉外包装核酸阳性。对王某利家冷库和李某平家冷库货品采取封存,109件货品未流入市场。对王某利和李某平家冷库、店面、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的住所,开展消杀。摸排B类密切接触者4人(渭南市1人为货运司机李某勇,阎良区3人为李某平、王某利和帮忙卸货的邻居赵某利),C类密切接触者15人,目前我市18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渭南市1人已发协查函。
据河南郑州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消息,11月13日晚,郑州市疾控中心在一批产地为阿根廷的冷冻猪肉外包装抽检标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武汉市卫健委消息,11月12日,武汉市疾控部门发现从青岛黄岛海关入关的进口冷冻去骨牛肉臀腰肉心外包装样本有3份检测结果呈阳性。
经查,该批次进口产品共27吨,1006箱,原产国为巴西,8月7日在青岛黄岛海关入关,存于青岛润渤冷库,8月15日出库,8月17日抵达武汉后一直储存于中食冷库,未流入市场。
泉州市疾控中心通报称,11月12日凌晨,接天津市《关于通报涉事冷冻货品情况的函》后,立即组织紧急排查,12日上午在丰泽区隆凯冷库排查到该涉事冷冻货品2549件。
经查,该批货品于11日入库后尚未对外销售,没有流入市场。13日凌晨,经拆封逐件检测,发现4份冷冻货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兰州市卫健委消息,兰州市城关区于11月13日对焦家湾冷冻厂进行定期采样抽检过程中,发现1份来源于天津港冷链虾的虾内包装样品核酸检测阳性,其他样品为阴性。
首先,因为境外全球新冠疫情变得更加严峻,单日全球报告病例数超过了50万例,这使得新冠病毒污染机会增大;
第三,各地加强了对冷链产品的检测监测工作,使得被污染的物品能及时被发现出来。
吴尊友介绍,目前全国各地主要通过抽检,对每一批进入市场的海外产品,进行外包装的涂抹、内包装涂抹,取得样本经过实验室核酸检测后,就能发现是否受到污染。
由于检测的灵敏性,现在发现的污染,能够基本反映进口物品污染的情况。这也是加强外防输入,特别是防止物品作为载体把病毒带入中国的重要措施。
疫情暴发以来,涉疫冷链食品包括冻带鱼、冻虾、冻牛肉、冻猪肉、冻猪肘、冻鸡翅等。
其中,被检出阳性次数最多的进口国依次为厄瓜多尔、巴西、印度尼西亚、荷兰、阿根廷、俄罗斯等。
11月7日,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发布《2020年中国进口食品行业报告》指出,2019年中国前五大食品进口来源地分别是新西兰、澳大利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巴西。进口食品金额排名前三的依次是肉类及制品、水海产品及制品、乳品。前三大口岸分别是上海口岸、天津口岸、深圳口岸。
一方面,国外疫情仍然持续蔓延,此起彼伏,很多国家迎来了秋冬的第二波疫情高峰;
另一方面,中国需要大量的进口产品弥补国内供应的不足,因此绝不能把进口产品全部拒之门外——这已经是共识、常识。
针对进口冷冻食品,广大消费者无须过度担心,但需注意食品卫生、6up。做好日常防范。